上半年,三大交易所IPO终止企业数量近300家,超出2023年全年,是上年同期的2.36倍,注册生效企业数量不足上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受理企业数量仅为上年同期的5%,终止企业及注册生效企业数量之和远超受理企业数量,IPO在审企业去化加速。
新“国九条”要求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扩大现场检查覆盖面,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严查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问题。
随着严监管信号的持续释放,上半年,京沪深交易所的IPO审核充分体现了“坚持质量优先,严把IPO准入关”的监管精神。
此前,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董事长陈虹因到龄退休辞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及董事会战略与ESG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职务。董事会对陈虹在任职期间的贡献表示感谢。此外公告还称,选举公司董事王晓秋先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贾健旭先生担任公司总裁。
终止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上半年,三大交易所IPO终止企业数量为297家,超出2023年全年295家的终止企业数量,是上年同期终止企业数量的2.36倍。其中只有1家因未通过上市委会议审核而终止,仅相当于上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其余296家均因主动撤回材料而终止,是上年同期撤回材料终止审核企业数量的2.55倍。
从撤回材料的审核阶段来看,在上市委会议之前撤回材料的终止企业有26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60家;在会议审核结果为暂缓审议或通过会议审核情况下撤回材料的终止企业数量为2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0家;终止注册企业数量为4家,与上年同期持平。
具体到各板块,上半年,除创业板和科创板终止企业数量同比增速在45%上下外,其他三个板块终止企业数量的同比增速均远超100%。
上半年,创业板终止企业数量为86家,居各板块之首,比上年同期增加28家。其中63家在上市委会议前撤回材料终止审核,比上年同期增加13家;19家在通过上市委会议后撤回材料终止审核,约占当期三大交易所通过上市委会议后撤回材料终止审核企业的80%,比上年同期增加17家;4家终止注册,是年内出现终止注册的唯一板块,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
上半年,科创板终止企业数量为5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6家,是同比增加量最少的板块。除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委暂缓审议的一年多后撤回材料终止审核外,其余50家均是在上市委会议前撤回材料终止审核。其中14家在终止审核前连首轮问询回复都未来得及完成。尤其是南京世和基因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2022年6月和10月收到首轮问询函,结果在终止前约一年半的时间内都没有完成对首轮问询的回复。
上半年,北交所终止企业数量为5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3家,比2023年全年终止企业数量超出6家。除广州聚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在通过上市委审议8个多月后撤回材料终止审核外,其余49家均是在上市委会议前撤回材料终止审核。
上半年,深市主板终止企业数量为4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5家,比2023年全年终止企业数量超出1家,全部在上市委会议前撤回材料终止审核。其中15家在终止审核前未完成首轮问询回复,尤其是洲宇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省春城热力股份有限公司,从收到首轮问询函到终止审核均超过一年以上都未曾对首轮问询予以回复。
上半年,沪市主板终止企业数量为67家,仅次于创业板,比上年同期增加59家,比2023年全年终止企业数量超出28家,是终止企业数量同比增加最多的板块,也是比2023年全年终止企业数量超出最多的板块。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因没有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而终止审核外,其余66家全部因主动撤回材料而终止审核。其中,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龙再生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重庆润际远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均是在通过上市委会议审议超10个月后撤回材料终止审核。
沪市主板终止企业中,有23家在终止审核前未完成首轮问询回复,居各板块之首。其中10家终止企业从收到首轮问询函到终止审核的时间间隔超过一年,它们分别是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中路交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环科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亘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凤登绿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金陵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与其他板块不同的是,沪市主板还有7家终止企业从受理到终止审核相隔6到16个月,都未曾收到问询函,它们分别是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认养一头牛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明泰控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截至6月30日,沪深主板仍有8家在审企业自2023年3月初受理以来一直未曾收到问询函,它们分别是沪市主板的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深市主板的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公司的IPO审核进程值得关注。
受理及注册企业数量锐减
6月20日,随着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以及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市主板IPO申请的被受理,沪深交易所连续五个多月的“零受理”状态宣告终结。
与此同时,北交所也迎来一波IPO企业申报潮。自6月21日开始,一周时间内,北交所共受理28家企业。
加上北交所曾先后于1月和3月受理的两家企业,上半年,三大交易所共受理32家企业。
这与三大交易所上年同期246家受理企业数量(包括沪深主板因实施注册制而形成的平移企业)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北交所在6月份有一波申报潮,其受理企业数量也不及上年同期的一半。更不用说各仅有一家受理企业的沪深交易所。
上半年,和受理企业数量有同样经历的还有三大交易所的注册生效企业数量。
上半年,三大交易所注册生效企业有47家,不足上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其中,北交所6家,比上年同期减少35家;深市主板4家,比上年同期减少14家;创业板21家,比上年同期减少57家;沪市主板9家,比上年同期减少11家;科创板7家,比上年同期减少46家。
上半年,创业板注册生效企业数量及其同比减少数量均居于榜首。
综上来看,上半年,作为IPO审核的输出端,三大交易所IPO终止企业和注册生效企业数量之和为344家,而作为输入端的受理企业数量仅为32家,终止企业和注册生效企业数量之和超出受理企业数量312家。这意味着,上半年,三大交易所IPO审核进入加速“去库存”中。
截至6月底,三大交易所IPO在审企业数量为407家,比上年同期减少485家,其中北交所在审企业114家,比上年同期仅减少10家;深市主板47家,比上年同期减少82家;创业板136家,比上年同期减少184家;沪市主板61家,比上年同期减少120家;科创板49家,比上年同期减少89家。
数据显示,2023年下半年开始,三大交易所IPO审核就进入“去库存”状态,当期三大交易所IPO在审企业减少173家。进入2024年上半年,沪深交易所连续五个月的零受理,叠加终止企业数量的大幅增加,令三大交易所IPO在审企业的减少数量比2023年下半年增加超八成。
分板块来看线上配资公司平台,上半年,北交所在审企业减少26家,除6月受28家受理企业影响,当月在审企业增加20家外,1-5月,北交所在审企业都在去化中,月度最低减少量为3月的6家,最高为1月和4月的11家;深市主板在审企业减少46家,每月在审企业减少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月度最低减少量为1月和2月的2家,最高为6月的17家;创业板在审企业减少107家,居各板块之首,月度最低减少量为2月的9家,最高为6月的40家;沪市主板在审企业减少76家,仅次于创业板,月度最低减少量为2月的6家,最高为6月的33家;科创板在审企业减少57家,月度最低减少量为3月的2家,最高为6月的22家。